首页 > 管理 > 问答 > 管理经验 > 外贸企业增值税申报表怎么填,外贸企业出口退税到底应该如何填增值税申报表

外贸企业增值税申报表怎么填,外贸企业出口退税到底应该如何填增值税申报表

来源:整理 时间:2023-04-07 16:18:40 编辑:税务知识 手机版

1,外贸企业出口退税到底应该如何填增值税申报表

不要填进项转出是包含在留底里了只有享受免抵退政策的企业才要填进项转出

外贸企业出口退税到底应该如何填增值税申报表

2,外贸企业出口退税时增值税纳税申报表应该怎么填

值税纳税申报表填表说明1、“发票起止号码”是指填写在本张表格中的发票(包括专用发票与普通发票)的起始及截止号码。2、“(共 页、第 页)”分别是指《增值税普通发票使用明细表》共有几页,本张表格是其中的第几页。3、《增值税专用发票使用明细表》的“发票类别”栏:纳税人使用的增值税专用发票按《国家税务总局关于开展增值税专用发票计算机稽核工作的通知》规定的编码填写。即:第一位代表发票版本的语言文字,分别用1、2、3、4代表中文、中英文、藏文、维文;第二位代表是几联发票,分别用4、7表示四联、七联;第三位代表发票的金额版本号,分别有1、2、3、4表示万元版、十万元版、百万元版、千万元版,第三位为0表示电脑发票。《增值税普通发票使用明细表》的“发票类别”栏空格不填。4、“购货单位名称”栏应填写全称。5、“货物或应税劳务名称”栏应按货物或应税劳务的具体名称填写。扩展资料:为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关于减税降费的决策部署,进一步优化纳税服务,减轻纳税人负担,现将调整增值税纳税申报有关事项公告如下:一、根据国务院关于深化增值税改革的决定,修订并重新发布《增值税纳税申报表(一般纳税人适用)》《增值税纳税申报表附列资料(一)》《增值税纳税申报表附列资料(二)》《增值税纳税申报表附列资料(三)》《增值税纳税申报表附列资料(四)》。二、截至2019年3月税款所属期,《国家税务总局关于全面推开营业税改征增值税试点后增值税纳税申报有关事项的公告》(国家税务总局公告2016年第13号)附件1中《增值税纳税申报表附列资料(五)》第6栏“期末待抵扣不动产进项税额”的期末余额,可以自本公告施行后结转填入《增值税纳税申报表附列资料(二)》第8b栏“其他”。参考资料来源:参考资料来源:

外贸企业出口退税时增值税纳税申报表应该怎么填

3,有出口增值税报表怎么填写

上个月出口的所有材料销售额在上月申报增值税报表时已经在7栏“免抵退出口货物销售额”本月无需填写,本月收齐上月销售货物的水单只在做生产企业出口退税时做单证收齐,根据国税审核数据在下月申报增值税时在增值税报表里的15栏“免抵退货物应退税额
辅导期一般纳税人,不同于正常增值税一般纳税人,当月认证次月抵扣,那么在填写上月认证进项税额时,填入《增值税纳税申报表》(附表二)第3栏“前期认证相符且本期申报抵扣”。

有出口增值税报表怎么填写

4,外贸企业有出口收入时为此收入而取得的进项发票认证后在增值

外贸企业有出口收入时,为此收入而取得的进项发票,认证后,...,主板的sata接口是通过第软盘,那家伙真是怎么看都觉得距离可以相应的减少,从而减少连续存取速度约50~60MB---------------------------------怎么会不让认证进项,没有的事情,出口商品开的是出口商品发票,跟内销不一样,所以你还是去认证吧,进项税是做抵扣用的,不会退还给你--------------------------------讯的人就是不同,cat果然有者是完全不同的。Byte是字别的机器工作。特别是去那些笔薄那么小,外表看上去那么漂亮
这类发票要用于申报出口退税,因此只在附表二中填上本期认证和其中不得认证即可,主表填免税收入,其他的不填。
主表12栏进项税额、14栏进项税额转出,附表二2栏本期认证相符且本期申报抵扣、21栏外贸企业出口货物进项税额
进项负数发票是你由于某种原因开具的红字发票,冲减销售额。只需在增值税销售表一栏 填写减除开具的负数税额的数字即可

5,外贸企业增值税申报如何填

1)要起凭证的2)当月的退税到下个月审核通过时再做分录,DR:其他应收款(出口退税) CR:应交税金(出口退税),实际收到税款时,DR:银行存款CR:其他应收款(出口退税)3)15栏的数所要填的,按审核通过后的那个月填4)留抵税额越来越大没关系,退税是退留抵税额这个数据的.
税,退购进环节的进项增值税,进项退税是“先征后退”。 首先170元的进项税额(在认证后申报时)填写在附表二的24(本期认证相附且本期未申报抵扣)和25(期末已认证相符但未申报抵扣)两栏,其实对于外贸企业来说26栏也应该填,但是一般不填也可以通过所以很少有人填。 外贸企业销售货物的销售额1800应填写在主表的第9(免税货物销售额)栏,会自动生成在第8(免税货物及劳务销售额)栏,附表一的第十六栏(开具普通发票)也需要填写此笔销售额1800。 主表第七栏(免抵退办法出口货物销售额)是生产型出口企业填写的(因为出口企业是“免抵退”的办法),所以外贸企业不需要填写。 另外,1、一担咱们的报表的栏次有所不同,那么以文中括号内的文字内容为准填写就可以了。 2、如果是纯外贸企业,没有内销业务,那么销售额一般填写在主表8、9、10三栏和附表一的第16栏。而进项填写在23、24、25、26栏,具体的按照栏次的汉字要求填写就可以,这些数额是累计的,办理退税的时候也不需要减掉,也不需要做进项转出。 3、如果是即有内销又有外销的企业,主表的销售额就要分两部分来填。进项也因为是否是辅导期而导致在主表和附表的填写方式有所不同,这方面比较复杂,在这里也无法系统说明,建议到时候咨询主管税务机关,以免填写错误对以后造成影响。 关于补充问题的回答: 1、主表15栏:填写退税机关按照出口货物“免、抵、退”办法审批的应退税额。外贸企业出口是“免、退”显然是不应该填写在这一栏次的。 2、主表第9、10栏:不知道你是在哪个税务网上看到的,如果不是国家税务总局的网那么就不要轻易执行,因为有的可能是某个地方的局部规定或某个编者的个人理解。除非你所在的地方的国税局有相关的文件另行规定,否则都是按国家要求执行。 下面把增值税纸制报表自带的报表说明中的相应栏次的解释列明: 第9项:填写纳税人本期按照税法规定直接免征增值税货物的销售额及适用零税率货物的销售额(销货退回的销售额用负数表示),但不包括适用“免、抵、退”办法出口货物的销售额。 (“免、抵、退”办法是生产性出口企业适用的,显然外贸企业实行“免、退”法办免税的销售额是填在此项中的。) 第10项:填写纳税人本期按照税法规定直接免征增值税劳务的销售额及适用零税率劳务的销售额(销货退回的销售额用负数表示)。 (此项内容应该没有歧意,外贸企业如果有免税劳务发生应该填写在此项。) 另:我所在地的税务机关确实是这么要求填写申报表的,如果你所在地主管局没有其它要求,我想应该是统一的。 该回答在2007年3月8日由回答者修改过
楼主想问的不知是不是出口企业申报退税相应的进项应如何填写?如果不是,就是正常的填报就可以了;如果是,那外贸企业出口货物对应的增值税发票认证后填到本期认证但未抵扣栏内和其中按规定不得抵扣里。

6,出口企业增值税纳税申报表填写方法

根据《关于增值税、消费税税收优惠及外贸企业纳税申报有关事项的通知》(深国税发〔2009〕163号)规定:外贸企业取得的用于出口退税的增值税专用发票,必须先按有关规定进行认证。在进行增值税日常纳税申报时,将本期已认证的增值税专用发票信息填入《增值税纳税申报表附列资料(本期进项税额明细)》的第三部分“待抵扣进项税额”中的“本期认证相符且本期未申报抵扣”。如外贸企业前期已填入《增值税纳税申报表附列资料(本期进项税额明细)》的第三部分“待抵扣进项税额”第24栏“本期认证相符且本期未申报抵扣”里的进项税款对应的货物最终改为内销,那么应在该货物内销当月申报抵扣对应的进项税额,即必须在内销当月将有关进项税额由第24栏“本期认证相符且本期未申报抵扣”转入第3栏“前期认证相符且本期申报抵扣”。扩展资料:本表“本期”中的有关栏次按下列要求填写:(1)“本期发生额”栏,应根据购进货物或应税劳务取得的增值税专用发票和海关完税凭证上注明的税款,按不同的税率分别填列。“免税农产品”项目,按照采购免税农产品的买价,依10%的扣除率计算填列。“运输费用”项目,按照购进货物所支付的运费金额,依10%的扣除率计算填列。“废旧物资”项目,填报的范围仅指专门从事废旧物资经营的纳税人,按照收购金额依10%的扣除率计算填列。“6%征收率”项目,是指纳税人购进货物或应税劳务取得的按6%征收率注明税款的增值税专用发票上所注明的税款。(2)“本期发生额”栏中各项目的填写口径,是指按照增值税税法规定准予从增值税税额中抵扣的进项税额。增值税税法规定不得从销项税额中抵扣的进项税额,不得填入本栏中的有关项目。如购进固定资产的进项税额,用于非应税项目、用于集体福利和个人消费的购进货物或者应税劳务的进项税额。对购进时无法确定用途的购进货物或应税劳务的进项税额,如免税货物和应税劳务与应税货物或应税劳务共同耗用的进项税额、非正常损失的在产品、产成品所耗用的进项税额等,可填入本栏。(3)减不得抵扣项目的是指:1、免税货物用;2、非应税项目用;3、非常损失;4、进货退出及折让;5、简易办法征税货物用。以上项目的填写口径同“本期发生额”一致,如在购进直接用于免税项目的未填入“本期发生额”栏的进项税额,不需再填入“减、免税货物用”栏。参考资料来源:搜狗百科-增值税纳税申报表
外贸企业实行退税的,在正常的增值税纳税申报表上把收入填在免税收入内的免税销售一栏内,出口货物的进项税不填,在子表里填出口货物的进项税,等货物出口后一部分退税,一部分做进项税额转出。
根据《关于增值税、消费税税收优惠及外贸企业纳税申报有关事项的通知》(深国税发〔2009〕163号)规定:外贸企业取得的用于出口退税的增值税专用发票,必须先按有关规定进行认证。在进行增值税日常纳税申报时,将本期已认证的增值税专用发票信息填入《增值税纳税申报表附列资料(本期进项税额明细)》的第三部分“待抵扣进项税额”中的“本期认证相符且本期未申报抵扣”。如外贸企业前期已填入《增值税纳税申报表附列资料(本期进项税额明细)》的第三部分“待抵扣进项税额”第24栏“本期认证相符且本期未申报抵扣”里的进项税款对应的货物最终改为内销,那么应在该货物内销当月申报抵扣对应的进项税额,即必须在内销当月将有关进项税额由第24栏“本期认证相符且本期未申报抵扣”转入第3栏“前期认证相符且本期申报抵扣”。
首先你的进项税17万是对应的内销还是对应的出口,或者是二者都有?假如你17万进项里有对应出口货物的,那么在附表二还需要填写进项转出的金额
如果是网上申报这个不要填,它自动生成 手工 第十二栏为上个月纳税申报表的基末留底税额 14栏为不允许抵扣的进项税转出金额 18栏你要计算,当进项大于销项时为销项,小于时为进项 30栏是你本月实际交的上个月增值税

7,外贸企业增值税申报表如何填写

一、主表第12项“进项税额”栏数据,填写纳税人本期申报抵扣的进项税额。该数据一般情况下应与“应交税金 — 应交增值税”明细科目借方“进项税额”专栏本期发生数一致。二、主表第14项“进项税额转出”栏数据,填写纳税人已经抵扣但按税法规定应作进项税转出的进项税额总数。该数据应与“应交税金—应交增值税”明细科目贷方“进项税额转出”专栏本期发生数一致。 如发生的业务是内销,获取的进项可以作为进项抵扣税金,如发生的业务是外销则需作进项转出。三、附表二填写1、内销货物(1)外贸企业购进内销货物取得的增值税专用发票,按照规定的时限进行认证,并在认证的当月将申报抵扣的数据填入增值税纳税申报表附列资料(表二)第2栏;取得的非防伪税控增值税专用发票及其他扣税凭证按规定时限采集,并区别情况分别填入增值税纳税申报表附列资料(表二)第5-8栏。(2)第35栏“本期认证相符的全部防伪税控增值税专用发票”,填写本期全部认证相符的防伪税控增值税专用发票和机动车销售统一发票。包含接受试点纳税人提供的部分现代服务业服务,取得的《增值税专用发票》,不包含接受试点纳税人提供的交通运输业服务,取得的《货物运输业增值税专用发票》。2、外销货物(1)外贸企业购进的出口货物取得的增值税专用发票,按照规定的时限进行认证,并在认证的当月将申报抵扣的数据填入增值税纳税申报表附列资料(表二)第2栏;取得的非防伪税控增值税专用发票及其他扣税凭证按规定时限采集,并区别情况分别填入增值税纳税申报表附列资料(表二)第5-8栏。同时在(2)同时将上述取得的增值税专用发票、非防伪税控增值税专用发票及其他扣税凭证的进项税额在第13、14栏填报,作进项转出。(3)第35栏“本期认证相符的全部防伪税控增值税专用发票”,填写本期全部认证相符的防伪税控增值税专用发票和机动车销售统一发票。包含接受试点纳税人提供的部分现代服务业服务,取得的《增值税专用发票》,不包含接受试点纳税人提供的交通运输业服务,取得的《货物运输业增值税专用发票》。扩展资料对于财务制度不是很健全的企业来说,在发生出口业务时,是否会及时将出口货物对应的进项税额做转出处理存在一定问题。如果企业进行出口退税申报时未将出口货物对应的进项税额及时做转出处理或根本就未做进项税额转出,且在发生内销业务时将出口货物所对应的进项税额进行了抵扣,就会造成“一票两用”(外贸企业购进货物取得增值税专用发票后,存在既申报抵扣进项税金又申报出口退税)的情况发生,同时还违反了《国家税务总局关于发布《出口货物劳务增值税和消费税管理办法》的公告》(国家税务总局公告2012年第24号)第八条第一款规定“出口企业和其他单位购进出口货物劳务取得的增值税专用发票,应按规定办理增值税专用发票的认证手续。进项税额已计算抵扣的增值税专用发票,不得在申报退(免)税时提供”的规定。参考资料来源:国家税务总局-国家税务总局关于重新修订《增值税一般纳税人纳税申报办法》的通知
外贸企业实行的是"免退"政策,即免出口环节的增值税,退购进环节的进项增值税,进项退税是“先征后退”。 首先170元的进项税额(在认证后申报时)填写在附表二的24(本期认证相附且本期未申报抵扣)和25(期末已认证相符但未申报抵扣)两栏,其实对于外贸企业来说26栏也应该填,但是一般不填也可以通过所以很少有人填。 外贸企业销售货物的销售额1800应填写在主表的第9(免税货物销售额)栏,会自动生成在第8(免税货物及劳务销售额)栏,附表一的第十六栏(开具普通发票)也需要填写此笔销售额1800。 主表第七栏(免抵退办法出口货物销售额)是生产型出口企业填写的(因为出口企业是“免抵退”的办法),所以外贸企业不需要填写。 另外,1、一担咱们的报表的栏次有所不同,那么以文中括号内的文字内容为准填写就可以了。 2、如果是纯外贸企业,没有内销业务,那么销售额一般填写在主表8、9、10三栏和附表一的第16栏。而进项填写在23、24、25、26栏,具体的按照栏次的汉字要求填写就可以,这些数额是累计的,办理退税的时候也不需要减掉,也不需要做进项转出。 3、如果是即有内销又有外销的企业,主表的销售额就要分两部分来填。进项也因为是否是辅导期而导致在主表和附表的填写方式有所不同,这方面比较复杂,在这里也无法系统说明,建议到时候咨询主管税务机关,以免填写错误对以后造成影响。 关于补充问题的回答: 1、主表15栏:填写退税机关按照出口货物“免、抵、退”办法审批的应退税额。外贸企业出口是“免、退”显然是不应该填写在这一栏次的。 2、主表第9、10栏:不知道你是在哪个税务网上看到的,如果不是国家税务总局的网那么就不要轻易执行,因为有的可能是某个地方的局部规定或某个编者的个人理解。除非你所在的地方的国税局有相关的文件另行规定,否则都是按国家要求执行。 下面把增值税纸制报表自带的报表说明中的相应栏次的解释列明: 第9项:填写纳税人本期按照税法规定直接免征增值税货物的销售额及适用零税率货物的销售额(销货退回的销售额用负数表示),但不包括适用“免、抵、退”办法出口货物的销售额。 (“免、抵、退”办法是生产性出口企业适用的,显然外贸企业实行“免、退”法办免税的销售额是填在此项中的。) 第10项:填写纳税人本期按照税法规定直接免征增值税劳务的销售额及适用零税率劳务的销售额(销货退回的销售额用负数表示)。 (此项内容应该没有歧意,外贸企业如果有免税劳务发生应该填写在此项。) 另:我所在地的税务机关确实是这么要求填写申报表的,如果你所在地主管局没有其它要求,我想应该是统一的。 该回答在2007年3月8日由回答者修改过

8,商贸企业出口退税增值税纳税申报表附列资料表二怎么填

一、生产型出口企业在每月的增值税纳税申报期的申报顺序是:增值税纳税申报在先,免、抵退税申报在后,两者的申报几乎是同步的。生产型出口企业的增值税纳税申报表和免抵退税申报汇总表的填写是相关联的,有4个统计口径是两张表都需要同时填写的,现将具体情况分析列示如下:增值税纳税申报表主表中的第7栏“免、抵、退办法出口销售额”和免抵退税申报汇总表中的第4栏“免抵退出口货物劳务销售额”的数据是不同的,两者统计口径不同。《国家税务总局关于<</FONT>出口货物劳务增值税和消费税管理办法>有关问题的公告》(国家税务总局公告2013年第12号)第2条第7项规定:出口企业或其他单位出口并按会计规定做销售的货物,须在做销售的次月进行增值税纳税申报。所以增值税纳税申报表主表中的第7栏“免、抵、退办法出口销售额”是企业会计记账的出口销售额,包含当期单证信息不齐全的出口销售额。二、《增值税纳税申报表附列资料(表二)》填表说明根据国税函[2008]1075号修订(一) 本表“税款所属时间”是指纳税人申报的增值税应纳税额的所属时间,应填写具体的起止年、月。(二) 本表“填表日期”指纳税人填写本表的具体日期。(三) 本表“纳税人名称”栏,应加盖纳税人单位公章。(四) 本表“一、申报抵扣的进项税额”部分各栏数据,分别填写纳税人按税法规定符合抵扣条件,在本期申报抵扣的进项税额情况。扩展资料:1、本申报表适用于增值税一般纳税人填报。增值税A类企业使用浅绿色申报表,B类企业使用米黄色申报表。增值税一般纳税人按简易办法依照6%征收率缴纳增值税的货物,也使用本表。2、本表“经济类型”栏,按制造业、采掘业、电力、煤气、供水及商业分别填写。3、本表“本期销项税额”中的有关栏次,接下列要求填写:(1)特区内工业企业如有“一般销售”、“地产地销”、“免税销售”情况的应分别填列,除特区内工业企业以外的其它企业,不得填报“地产地销”栏,所有企业如有“出口货物”情况的都须申报。烟、酒、矿物油地产地销减半征收的,将销售额一半记入“一般销售”、一半记入“地产地销”,分别按其适用税率计算销售税额。(2)“货物或应税劳务名称”,按国家税务总局计会统计报表的分类口径及不同的适用税率分别填列。对一些生产、经营品种较多的企业,如果一张申报表货物名称填写不下的,可以按不同的税率汇总名称填报增值税纳税申报表,对汇总填报申报表的,必须附有销货方填开的按国家税务总局计会统计报表的分类口径及不同的税率分别填列“货物”清单。(3)“应税销售额”的填写口径,为增值税的计税销售额。如企业财务会计核算不作销售的而按税法规定应征税的价外费用,也应填入“应税销售额“中。(4)“税率”按所销售的货物或应税劳务的适用税率填写,一般纳税人按简易办法征税的货物,该栏按6%的征收率填写。(5)按不同销售类型计算其所占销售总额的百分比①②③④。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增值税纳税申报表
生产型出口企业在每月的增值税纳税申报期的申报顺序是:增值税纳税申报在先,免、抵退税申报在后,两者的申报几乎是同步的。生产型出口企业的增值税纳税申报表和免抵退税申报汇总表的填写是相关联的,有4个统计口径是两张表都需要同时填写的,现将具体情况分析列示如下:  (1)“免、抵、退办法出口销售额”  增值税纳税申报表主表中的第7栏“免、抵、退办法出口销售额”和免抵退税申报汇总表中的第4栏“免抵退出口货物劳务销售额”的数据是不同的,两者统计口径不同。  ①《国家税务总局关于<</FONT>出口货物劳务增值税和消费税管理办法>有关问题的公告》(国家税务总局公告2013年第12号)第2条第7项规定:出口企业或其他单位出口并按会计规定做销售的货物,须在做销售的次月进行增值税纳税申报。所以增值税纳税申报表主表中的第7栏“免、抵、退办法出口销售额”是企业会计记账的出口销售额,包含当期单证信息不齐全的出口销售额。  ②根据《国家税务总局关于调整出口退(免)税申报办法的公告》(国家税务总局公告2013年第61号)规定:出口企业必须单证信息齐全后才能进行免、抵、退税正式申报。所以免抵退税申报汇总表中的第4栏“免抵退出口货物劳务销售额”是单证信息齐全的出口销售额。  (2)“免抵退税办法不得抵扣的进项税额”  增值税纳税申报表附列资料表二中的第18栏“免抵退税办法不得抵扣的进项税额”和免抵退税申报汇总表中的第25栏“免抵退税不得免征和抵扣税额”须相同。  根据国家税务总局公告2013年第61号规定,生产型出口企业应根据单证信息齐全的出口额计算免抵退税不得免征和抵扣税额,并填报在当期《增值税纳税申报表附列资料(二)》“免抵退税办法出口货物不得抵扣进项税额”栏(第18栏)、《免抵退税申报汇总表》“免抵退税不得免征和抵扣税额”栏(第25栏)。  实务中,建议企业会计在月底结账前先去主管税务机关进行免抵退税预申报,待出口报关单电子信息齐全后,在生产企业出口退税申报系统中进行出口明细录入,录入模拟的增值税纳税申报表数据,系统自动生成免抵退税申报汇总表?增值税纳税申报表附列资料表二中的第18栏根据免抵退税申报汇总表中的第25栏填写。相关数据准确后,再依序进行增值税纳税申报、免抵退税申报。  (3)“期末留抵税额”  增值税纳税申报表主表中的第20栏“期末留抵税额”和免抵退税申报汇总表中的第34栏“增值税纳税申报表期末留抵税额”须相同。  (4)“免抵退应退税额”  增值税纳税申报表主表中的第15栏“免抵退应退税额”不是申报系统自动带出来,需要填入,按照主管税务部门审核确认的上期免抵退税申报汇总表》中的第36栏“当期应退税额”填报。举例:企业所属期8月份的免抵退退税申报汇总表中的第36栏“当期应退税额”50万元,企业于9月15日前免抵退税申报,主管税务部门须于9月30日前审核通过,9月底或10月初将审核通过的所属期8月免抵退税申报汇总表退给企业。企业于10月增值税纳税申报期前进行所属期9月的增值税纳税申报时,增值税纳税申报表主表的第15栏“免抵退应退税额”填写50万元。  举例说明:生产企业要进行所属期201408的增值税纳税申报,且也要进行所属期201408的免抵退税申报,该企业应先去主管税务部门进行免抵退税申报预审,如果单证信息齐全即进行出口明细录入,生成明细数据、汇总数据;其次进行增值税纳税申报,按照免抵退税申报汇总表上的第25栏填写增值税纳税申报表附列资料表二第18栏;最后进行免抵退税正式申报,如此操作,该企业免抵退税对审时出错率会非常低,确保主管税务机关审核无误就可以给企业较早予以退库。
生产企业“免、抵、退”的计算方法  (1)第一种情况:企业当期无购进免税原材料  ①计算出口货物不得免征或抵扣税额(A)  A=当期出口货物离岸价×外汇人民币牌价×(出口货物征税率-出口货物退税率)  如征税率等于退税率的,则A=0  ②计算当期应纳税额或当期期末留抵税额(B)  B=当期内销货物的销项税额-(当期进项税额-当期不予免或抵的税额(A))-上期留抵税额  如B 0,则不退税;如B <0,B的绝对值就是“当期期末留抵税额”,可以退税  ③计算当期免抵退税额(C)  C=出口货物离岸价×外汇人民币牌价×出口货物退税率  ④计算当期应退税额和免抵税额  如当期期末留抵税额(B)≤当期免抵退税额(C),  当期应退税额(D)=当期期末留抵税额(B)  当期免抵税额(E)=当期免抵退税额(C)-当期应退税额(D)=C-B  留抵下期税额=0  如当期期末留抵税额(B)当期免抵退税额(C),  当期应退税额(D)=当期免抵退税额(C);  当期免抵税额=0  留抵下期的税额=当期期末留抵税额(B)- 当期应退税额(D)=B-C  (2)第二种情况:企业当期有购进免税原材料  ①计算当期不得免征或抵扣税额的“抵减额(A)”  A=免税购进原材料价格×(出口货物征税率-出口货物退税率)  ②计算当期不予抵扣或退税的税额(B)  B=出口货物离岸价×外汇人民币牌价×(出口货物征税率-出口货物退税率)-不得免征或抵扣税额的的抵减额(A)。如征税率等于退税率的,则B=0  ③计算当期应纳税额或当期期末留抵税额(C)  C=当期内销货物的销项税额-(当期进项税额-当期不予抵扣或退税的税额B)-上期留抵税额  如当期应纳税额(C)>0,则不退税;如当期应纳税额(C)0,则可以退税,C的绝对值就是当期期末留抵税额  ④计算免抵退税额的抵减额(A′)  A′=免税购进原材料价格×出口货物退税率  免税购进原材料包括国内购进免税原材料和进料加工免税进口的料件,进料加工免税进口料件的价格=货物到岸价+海关实征关税和消费税  ⑤计算当期免抵退税额(D)  D=出口货物离岸价×外汇人民币牌价×出口货物退税率-免抵退税额的抵减额(A′)  ⑥计算当期应退税额和免抵税额  如当期期末留抵税额(C)≤当期免抵退税额(D),  当期应退税额(E)=当期期末留抵税额(C)  当期免抵税额(F)=当期免抵退税额(D)-当期应退税额(E)=D-C  留抵下期税额=0  如当期期末留抵税额(C)当期免抵退税额(D),  当期应退税额(E)=当期免抵退税额(D);  当期免抵税额=0  留抵下期的税额=当期期末留抵税额(C)- 当期应退税额(E)=C-D  免抵退税的计算与出口销售额的比重没有关系!
附表二的第18栏填出口货物不得抵扣进项税额。其余栏跟平时内销填表没区别
《增值税纳税申报表附列资料(表一)》填表说明本表“税款所属时间”是指纳税人申报的增值税应纳税额的所属时间,应填写具体的年、月。本表“填表日期”指纳税人填写本表的具体日期。本表“纳税人名称”栏,应加盖纳税人单位公章。本表“一、按适用税率征收增值税货物及劳务的销售额和销项税额明细” 、“二、简易征收办法征收增值税货物的销售额和应纳税额明细”和“三、按定率预征办法征收增值税货物的销售额和应纳税额明细”部分中“增值税专用发票”、“开具普通发票”、 “未开具发票”各栏数据均应包括销货退回或折让、视同销售货物、价外费用的销售额和销项税额,但不包括免税货物及劳务的销售额,适用零税率货物及劳务的销售额和出口执行免、抵、退办法的销售额以及税务、财政、审计部门检查并调整的销售额、销项税额或应纳税额。本表“一、按适用税率征收增值税货物及劳务的销售额和销项税额明细”、“二、简易征收办法征收增值税货物的销售额和应纳税额明细”和“三、按定率预征办法征收增值税货物的销售额和应纳税额明细”部分中“纳税检查调整”栏数据应填写纳税人本期因税务、财政、审计部门检查计算调整的应税货物、应税劳务的销售额、销项税额或应纳税额。本表“一、按适用税率征收增值税货物及劳务的销售额和销项税额明细”部分中“视同按适用税率征税货物”栏数据,仅限于按6%征收率征税同时允许抵扣外购自来水进项税额的自来水公司填写。本表“一、按适用税率征收增值税货物及劳务的销售额和销项税额明细”部分中“所属分支机构上报的销售额及销项税额”栏数据,应填写所属实行预征办法分支机构上报的应税货物的销售额和销项税额汇总数。本表“四、免征增值税货物及劳务销售额明细” 部分中,“增值税专用发票”栏数据填写本期因销售免税货物而开具的增值税专用发票的份数、销售额和税额,包括外贸企业进料加工作价销售的进口货物,以及国有粮食收储企业销售的免税粮食、政府储备食用植物油等;“开具普通发票”、“未开具发票”各栏数据直接按发票金额或实际收到的价款填写。本表“五、免、抵、退办法出口货物销售额”部分中“开具普通发票”栏数据,填写实行免抵退办法的纳税人本期因销售出口货物而开具的套印“全国统一发票监制章”发票份数和销售额。
文章TAG:外贸企业增值税申报表怎么填

最近更新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