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数码 > 问答 > 数码经验 > 弱电co是什么意思,弱电ca是什么意思

弱电co是什么意思,弱电ca是什么意思

来源:整理 时间:2023-01-03 13:00:02 编辑:安防经验 手机版

本文目录一览

1,弱电ca是什么意思

通讯自动化CA楼宇自动化BA办公自动化OA消防自动化FA保安自动化SA以上是智能化系统中的5A
CA是Communication Automatic的缩写,表示通讯自动化。CAS是Communication Automatic System的缩写,表示通讯自动化系统。再看看别人怎么说的。

弱电ca是什么意思

2,春兰空调型号KFR120LWcds故障代码E4是什么故障如何解决

春兰空调出现故障代码E4主要原因是;系统压力高,排气温度高,当接受到压缩机排气压力超过规定值(3MPa)压力开关动作后,或检测到排气温度过高超过规定值120度,压缩机停止工作,须重新上电后方可投入工作.LCD和LED作相应显示。空调室外机内没有氟利昂,机器也会出现E4,温度传感器或压力开关误保护、或者电脑板本身原因都有可能。春兰空调KFR系列显示代码 故障原因 E1 室内外通讯失败或信号线断 E2 压缩机缺相或过电流保护 E3 电源电压过高或过低保护 E4 制冷系统压力过高保护 E5 室外温度过低保护 E6 室内蒸发器温度过低保护

春兰空调型号KFR120LWcds故障代码E4是什么故障如何解决

3,CAOH2CO2CACO3H2O反应类型

ca(oh)2+co2=h2o+caco3↓ 两种化合物反应生成另外两种化合物的反应我们称之为复分解反应,产物中一定有气体或者弱电离质(沉淀、水、弱酸、弱碱)生成
就是说复分解反应的产物是气体,水和沉淀。即两个可溶的东西反应生成新的两种物质,其中的一种是气体水和沉淀中的一种,另一种是可溶的物质,这就是复分解反应。而前提是两种都是电解质,就是在水里能产生离子。CA(OH)2是弱电解质,而CO2不是电解质,虽然反应产物是沉淀和水但不是复分解反应。
这个是非氧化还原反应,没有化合价的变化。
反应实际上分两步进行,合反应为 CO2+Ca(OH)2=CaCO3+2H2O 分反应:CO2+H2O=H2CO3...化合 H2CO3+Ca(OH)2=CaCO3+2H2O...复分解/中和 这个反应综合了两个基本反应类型,所以合反应不属于任何一类基本反应类型
是碱(可溶)+酸性氧化物的反应

CAOH2CO2CACO3H2O反应类型

4,煤矿JTB1008绞车属淘汰设备吗

你好!JTB-1.0×0.8绞车属于带式制动矿用提升绞车(自发布之日起立即禁止用于主提升),请参照下面公告文件第七条,以下为国家安全监管总局下发的文件:金属非金属矿山禁止使用的设备及工艺目录(第一批)(2013年9月6日发布)新建、改建、扩建的金属非金属地下矿山一律禁止使用下列设备及工艺,现有生产地下矿山在用的下列设备及工艺,按照规定时限予以强制淘汰。1.非定型竖井罐笼(自发布之日起一年后禁止使用)2.Φ1.2米以下(不含Φ1.2米)用于升降人员的提升绞车(自发布之日起一年后禁止使用)3.KJ型矿井提升机(自发布之日起一年后禁止使用)4.JKA型矿井提升机(自发布之日起一年后禁止使用)5.XKT型矿井提升机(自发布之日起一年后禁止使用)6.JTK型矿用提升绞车(自发布之日起一年半后禁止用于主提升)7.带式制动矿用提升绞车(自发布之日起立即禁止用于主提升)8.单电机驱动、司机室周边敞开式的3吨及以下直流架线矿用电机车(自发布之日起一年后禁止使用)9.油断路器(自发布之日起立即禁止使用)10.非阻燃电缆(含强、弱电)(自发布之日起一年后禁止使用)11.非阻燃风筒(自发布之日起半年后禁止使用)12.非阻燃输送带(自发布之日起一年后禁止使用)13.非矿用局部通风机(自发布之日起半年后禁止使用)14.主要井巷木支护(新掘、维修井巷自发布之日起立即禁止使用)16. ZH15隔绝式化学氧自救器(自发布之日起立即禁止使用)17.一氧化碳过滤式自救器(自发布之日起半年后禁止使用)18.空场法采矿(无底柱采矿法)采场内人工装运作业(自发布之日起一年后禁止使用)19.横撑支柱采矿法(自发布之日起立即禁止使用)鹤壁万祥矿山机械是一家专业生产矿井提升机,矿用提升绞车的厂家,公司提供免费技术在线解答,你可去寻找客服咨询,希望这可以帮到你!
JTB一丨、0X0、8绞车是那年发布淘汰的产品
没看懂什么意思?

5,什么是水电阻

在水中加了某些可以调节阻值的物质,通过他的电阻特性作成设备,用于电机的降压启动,可装于定子也可以装于转子。
水电阻靠溶解在水中的电解质(NaHCO3)离子导电,电解质充满于两个平面极板之间,构成一个电容状的导电体,自身无感性元件,故与频敏、电抗器等起动设备相比,有提高电动机的功率因数,节能降耗的功能。水电阻串入电动机定子回路以后,不仅能改变电动机的转差率S,达到调速的目的,还能增加电动机起动时的转矩,减小起动电流。具有平滑无级调速,并可使转速达到额定转速。HYT系列水阻调速器是以改变串入电机转子回路的水电阻来调节电机转速的,电阻越大,电机转速越低;电阻为零,电机达 到全速。只知道这么多了。
一、水电阻的基本原理 靠溶解在水中的电解质(NaHCO3)离子导电,电解质充满于两个平面极板之间,构成一个电容状的导电体,自身无感性元件,故与频敏、电抗器等起动设备相比,有提高电动机的功率因数,节能降耗的功能。水电阻串入电动机定子回路以后,不仅能改变电动机的转差率S,达到调速的目的,还能增加电动机起动时的转矩,减小起动电流。具有平滑无级调速,并可使转速达到额定转速。HYT系列水阻调速器是以改变串入电机转子回路的水电阻来调节电机转速的,电阻越大,电机转速越低;电阻为零,电机达 到全速。为了克服调速过程中水电阻过热现象,循环冷却装置 二、技术特点 1.大中型绕线异步电动机进行无级调速,调速比可达2:1,完全可以满足设备所需的调速范围; 2.作电动机起动之用,具备水阻软起动器起动电流小,起动平稳等全部优点; 3.频调速、可控硅串级调速相比更经济可靠实用,且维护简单; 4.液力偶合器相比,布置灵活,使用方便,另外,用液力偶合器后,工作机械达不到电机的全速,而用本调速 器则可达到; 5.为风量与转速成正比,该调速器调节风量的线性度更好。可将液体电阻循环冷却降温。 三、高压水阻调速与低压变频调速比较 1、大容量变频器产生的高次谐波对电网产生比较大的污染,使电力变压器发热,干扰弱电仪表的运行,并且功率因数低,在50%的额定转速时功率因数只有0.3~0.5。而液体电阻调速不仅不产生任何谐波,而且在任何低速下都能维持电机功率因数达0.8~0.9,可明显地改善电网质量,提高功率因数,同时变频调速技术复杂,维修困难,而液体电阻迅速简单实用,维护方便。 2、从能量转换角度上看,液体电阻调速器是将全部的转差率转换成热能的形式,即它是以增加转差功率的消耗来换取转速的降低,转速约低,调速效率约低,全速时高于变频,变频则无上述缺点。 3、变频可以实现从零到全速的调速过程,而水阻调速比为1:2。 4、目前低压变频器成熟产品最大功率只有315KW,而水阻调速可以达到3200KW,高压变频器责价格昂贵。 5、电机容量大于250KW后一般都采用高压。因为在运行中,低压损耗大、不经济、不合理。 现在水泥厂用的多.不是淘汰产品.不光转子,定子也可串水电阻。主要两类: 1.水电阻起动柜(适用于任何高压电机,转子串水电阻的可以配进相机补偿无功); 2.水电阻调速柜,原理由串极调速而来.特点:适用的场合对环境要求不高,可靠性好,成本极低.缺点:水电阻对环境低温(0度以下时,要有自动加热装置)既受环境温度和弱碱的配比影响,效率不如变频.目前对高压绕线式电机来说,水电阻调速性价比是最好的,这是没说的。存在的我问题:目前没有进一步量化控制。水电阻的可靠性很高,但成本只有高压变频的1/4-1/3.就成本来说,用户肯定首选水电阻.但是论科技含量当然不如高压变频。 四、结论 通过以上比较,变频调速与水阻调速各有优劣。针对实际情况,水阻调速的性价比更优于变频器,更为合理,建议用水阻调速,水电阻使用了以后主要是能降低初期投资,但是长期来说不知道划算不,高压变频器用于调速的风机和水泵,一般使用后在两三年就能收回设备投资成本,而水电阻却不知道能不能收回成本。应该说调速就能节能,但是到底多少也没个案例,水电阻调速只能应用于绕线式电动机,学过电工的都知道,绕线式电动机调速的方式就是在转子绕组中串电阻来实现的,而水电阻调速就是在水中加入电解质后形成一定的电阻,把水电阻串在转子回路中,从来达到调速的目地.水电阻调速在水泥\钢铁厂都有应用,主要是因为投资低的原因,另外,使用也是有局限性的,只能应用在绕线式电动机。在笼型电机上应用只能起到软起动的作用,最大可以起动上万千瓦的电机。
我来回答你的问题。虽然你没有悬赏财富,呵呵。 电阻是材料本身的特性:任何材料都有电阻,不过是电阻率ρ不一样。 ρ不是一个固定的值,它是随着温度的变化而变化的,这个术语叫温度系数(有的人叫温漂)。热敏电阻就是温度系数特别的大,温度变化一点点,材料的ρ就变化很大,当然也有的材料温度系数是很小的。 布朗运动的解释:物体的温度越高,分子热运动也越激烈。 先做一个通俗的解释:你在路上走,当路上很少行人的时候,你自然跑得快,阻力也小,而如果大量的行人在马路上乱七八糟的走,逆行的,横穿的,那么你前进的阻力自然大了。 分子原子运动也是的。导电的原子就象在马路上行进的你,温度高了,原子的运动激烈了,自然电阻就大了。

6,介绍常用低压电器

1 断路器概念 断路器是控制电流通断的设备,主要用于对线路及设备的保护,当电路中出现过载、短路、欠压等故障时,能迅速切断电源,保护线路、负载及相关设备的安全。2 断路器类型 断路器按结构型式,可分为塑壳式和框架式两大类。作为进线开关,一般选择框架式断路器,框架断路器具有模块化结构、智能化过电流保护功能、选择性保护精度高、供电可靠性强,零飞弧距离等特点,同时带有开放式通讯接口,可进行遥测、遥控,能够满足控制中心和自动化系统的要求。但是框架式断路器有体积大、价格高、接触防护较差等弱点,所以作为进线断路器,它并不是最佳选择。塑壳式断路器有体积小,安装紧凑、外形美观、价格低、接触防护好等特点,以往它没有成为进线开关的首选,主要受到其容量小,短路分断能力低,选择性和短时耐受能力差这几方面因素的限制,但是随着技术的发展和新产品的推出,这些问题已经获得了不同程度的改进。断路器根据保护类型有A类和B类之分:A类为非选择型,B类为选择型。所谓选择型是指断路器具有过载长延时、短路短延时和短路瞬时的三段保护特性。仅有过载长延时、短路瞬时的二段保护,它们是属于非选择型的A类断路器。选择性保护,如图1所示。当F点短路时,只有靠近F点的QF2断路器动作,而上方位的QF1断路器不动作,这就是选择性保护(由于QF1不动作,就使未发生故障的QF3、QF4支路保持供电)。如果QF2和QF1都是A类断路器,则F点发生短路,短路电流值达一定值时,QF1、QF2同时动作,QF1断路器回路及其下的支路全部停电,就不是选择性保护了。能够实现选择性保护的原因是,QF1为B类断路器,它具有短路短延时性能,当F点短路时,短路电流流过QF2支路,也流过QF1回路,QF2的瞬时动作脱扣器动作(通常它的全分断时间不大于0.02s),因QF1的短延时,QF1在0.02s内不会动作(它的短延时≥0.1s或0.2、0.3、0.4s)。在QF2动作切断故障线路时,整个系统就恢复了正常。可见,如果要达到选择性保护的要求,上一级的断路器应选用具有三段保护的B型断路器。3 断路器参数设定断路器一般具有两个反映断路器短路分断能力的参数:额定极限短路分断能力Icu与额定运行短路分断能力Ics。额定极限短路分断能力(Icu)是指在一定的试验参数(电压、短路电流、功率因数) 条件下,经一定的试验程序,能够接通、分断的短路电流,经此通断后,不再继续承载其额定电流的分断能力。其试验程序为O—t—CO。具体方法是:把线路的电流调整到预期的短路电流值(例如380V,50kA),而试验按钮未合,被试断路器处于合闸位置,按下试验按钮,断路器通过50kA短路电流,断路器立即开断(O),断路器应完好,且能再合闸。经间歇时间t后,此时线路仍处于热备状态,断路器再进行一次接通(C)和紧接着的开断(O),(接通试验是考核断路器在峰值电流下的电动和热稳定性)。此程序即为CO。断路器能完全分断,则其极限短路分断能力合格(试检后要验证脱扣特性和工频耐压)。断路器的额定运行短路分断能力(Ics)是指在一定的试验参数(电压、短路电流和功率因数)条件下,经一定的试验程序,能够接通、分断的短路电流,经此通断后,还要继续承载其额定电流的分断能力,其试验程序为O—t—CO—t—CO。它比Icu的试验程序多了一次CO,经过试验,断路器能完全分断、熄灭电弧,就认定它的额定运行短路分断能力合格(O—Open表示分断操作;C-Close表示闭合操作,CO—表示闭合操作后紧接着分断操作;t—表示两个相继操作之间的时间间隔,一般不小于3分钟)。额定运行短路分断能力Ics的试验条件极为苛刻(一次分断、二次通断),由于试后它还要继续承载额定电流(其次数为寿命数的5%),因此它不单要验证脱扣特性、工频耐压,还要验证温升。我国国家标准GB14048.2规定,Ics可以是极限短路分断能力Icu数值的25%、50%、75%和100%。因此可以看出,额定运行短路分断能力是一种比额定极限短路分断电流小的分断电流值,Ics是Icu的一个百分数。一般来说,具有过载长延时、短路短延时和短路瞬动三段保护功能的断路器,能实现选择性保护,大多数主干线(包括变压器的出线端)都采用它作主保护开关。不具备短路短延时功能的断路器(仅有过载长延时和短路瞬动二段保护),不能作选择性保护,它们只能使用于支路。(B类断路器为50%、75%和100%,B类无25%是鉴于它多数是用于主干线保护之故)。具有三段保护的断路器,偏重于它的运行短路分断能力值,而使用于分支线路的断路器,应确保它有足够的极限短路分断能力值。无论是哪种断路器,虽然都具备Icu和Ics这两个重要的技术指标。但是,作为支线上使用的断路器,可以仅满足额定极限短路分断能力即可。现在出现的较普遍的偏颇是宁取大,不取正合适,认为取大保险。但取得过大,会造成不必要的浪费(同类型断路器,其高分断型,比普通型的价格要贵出许多)。因此支线上的断路器没有必要一味追求它的运行短路分断能力指标。而对于干线上使用的断路器,不仅要满足额定极限短路分断能力Icu的要求,同时也应该满足额定运行短路分断能力Ics的要求,如果仅以额定极限短路分断能力Icu来衡量其分断能力合格与否,将会给用户带来不安全的隐患。对于选择性B类断路器,还具有的一个特性参数是短时耐受电流(Icw),是指在一定的电压、短路电流、功率因数下,保持0.05秒、0.1秒、0.25秒、0.5秒或1秒而断路器不允许脱扣的能力,Icw是在短延时脱扣时,对断路器的电动稳定性和热稳定性的考核指标,通常Icw的最小值是:当In≤2500A时,它为12In或5kA,而In>2500A时,它为30kA。断路器的额定电流使用两个概念:断路器的额定电流In和断路器壳架等级额定电流Inm。当我们通常所说的“断路器额定电流”,是指“断路器壳架等级额定电流”而不是“脱扣器额定电流”。多数低压断路器供应商所提供的产品资料中,也一般不提“断路器壳架等级额定电流”这一复杂的说法,而只给出“断路器额定电流”这一参数,其实就是“断路器额定电流”作为“断路器壳架等级额定电流”的一种简称。“断路器壳架等级额定电流”是标明断路器的框架通流能力的参数,主要由主触头的通流能力决定,它也决定了所能安装的脱扣器的最大额定电流值。断路器的脱扣器型式有过电流脱扣器、欠电压脱扣器、分励脱扣器等。过电流脱扣器还可分为过载脱扣器和短路(电磁)脱扣器,并有长延时、短延时、瞬时之分。过电流脱扣器最为常用。标明过电流脱扣器的电流有以下几个参数:①脱扣器额定电流In,指脱扣器能长期通过的最大电流。②长延时过载脱扣器动作电流整定值Ir,固定式脱扣器其Ir=In,可调式脱扣器其Ir为脱扣器额定电流1n的倍数,如Ir=0.4~1×1n。③短延时电磁脱扣器动作电流整定值Im,为过载脱扣器动作电流整定值Ir的倍数,倍数固定或可调,如Im=2~10×Ir。对不可调式可在其中选择一适当的整定值。④瞬时电磁脱扣器动作电流额定值Im′,为脱扣器额定电流In的倍数,倍数固定或可调,如Im′=1.5~11×In。对不可调式可在其中选择一适当的整定值。 4 断路器的选用断路器的选择,首先根据具体使用条件选择类别,再按电路的额定电流及对保护的要求来确定具体参数。例如当额定电流在630A以下,短路电流不太大,首选塑壳式断路器。额定电流比较大,可以选用框架式断路器(ACB),当然也可以用那些性能好的塑壳式断路器代替。对短路电流特别大的支路要注意断路器的限流能力能否满足要求。有漏电保护要求时,断路器须有此功能。选择断路器的一个重要原则是断路器的短路分断能力≥线路的预期短路电流,这个断路器的短路分断能力通常是指它的极限短路分断能力。无论A类或B类断路器,它们的额定运行短路分断能力Ics绝大多数是小于它的额定极限短路分断能力Icu的。即脱扣器能长期通过的电流,也就是脱扣器额定电流。但是,按线路预期短路电流的计算来选择断路器的分断能力,精确的线路预期短路电流的计算是一项相当耗时耗力的工作。因此有一些误差不很大而可以被接受的简捷计算方法,比如对于10/0.4KV电压等级的变压器,可以考虑高压侧的短路容量为无穷大(10KV侧的短路容量一般为200~400MVA甚至更大,因此按无穷大来考虑,其误差不足10%)。或变压器的阻抗电压UK表示变压器副边短接(路),当副边达到其额定电流时,原边电压为其额定电压的百分值。因此当原边电压为额定电压时,副边电流就是它的预期短路电流。这些计算均是变压器出线端短路时的电流值,这是最严重的短路事故。如果短路点离变压器有一定的距离,则需考虑线路阻抗,因此短路电流将减小。用户在设计时,应计算安装处(线路)的额定电流和该处可能出现的最大短路电流。并按以下原则选择断路器:断路器的额定电流In≥线路的额定电流IL断路器的额定短路分断能力≥线路的预期短路电流,因此,在选择断路器上,不必把余量放得过大,以免造成浪费。绝大部分框架式断路器,都具有过载长延时、短路短延时和短路瞬动的三段保护功能,能实现选择性保护,因此大多数主干线(包括变压器的出线端)都采用它作主保护开关,而塑壳式断路器一般不具备短路短延时功能(仅有过载长延时和短路瞬动二段保护),不能作选择性保护,它们只能使用于支路。由于使用(适用)的情况不同,具有三段保护的万能式(B类框架式)断路器,偏重于它的运行短路分断能力值,而大量使用于分支线塑壳断路器确保它有足够的极限短路能力值。这里的含义是:主干线切除故障电流后更换断路器要仔细,主干线停电将会影响相对多的用户,所以发生短路故障时要求两个CO(先闭合再断开操作),而且要求继续承载一段时间的额定电流,而在支路,经过极限短路电流的分断和再次的合、分后,已完成其任务,它不再承载额定电流,可以更换新的(停电的影响较小)。对于低压进线断路器设计选型中应采用哪一个参数,没有明确的规定,各种手册也没有明确的说法。大多数手册指出:断路器的额定短路通断能力等于或大于线路中可能出现的最大短路电流,一般按有效值计算。具体是极限分断能力还是运行分断能力没有说明,但是从下面两方面考虑,宜选用额定运行短路分断能力Ics:①从可靠性方面考虑。采用运行分断能力选择断路器,在断路器开短路电流后,还可以保证断路器承受它的额定电流,减少断路器出故障的可能性,从而可以提高断路器运行的可靠性。②从可行性方面考虑。对于新型断路器,运行分断能力一般都较大,都能满足短路电流的要求。交流接触器广泛用作电力的开断和控制电路。 交流接触器利用主接点来开闭电路,用辅助接点来执行控制指令。 主接点一般只有常开接点,而辅助接点常有两对具有常开和常闭功能的接点,小型的接触器也经常作为中间继电器配合主电路使用。 从而起到远程控制或弱电控制强电的功能. 交流接触器的接点,由银钨合金制成,具有良好的导电性和耐高温烧蚀性。 交流接触器又分永磁式交流接触器和电磁式交流接触器. 中间继电器就是个继电器,不要因为有“中间”俩字而感到奇怪,它的原理和交流接触器一样,都是由固定铁芯、动铁芯、弹簧、动触点、静触点、线圈、接线端子和外壳组成。线圈通电,动铁芯在电磁力作用下动作吸合,带动动触点动作,使常闭触点分开,常开触点闭合;线圈断电,动铁芯在弹簧的作用下带动动触点复位。 用定时器对继电器的线圈进行控制,就是时间继电器。 常见的中间继电器也有主触头和辅助触头,主触头一般有四组,辅助触头有两组。与接触器相比,它的主触头较小,承载能力低,主要用于传递控制信号。 一般的电路常分成主电路和控制电路两部分,继电器主要用于控制电路,接触器主要用于主电路;通过继电器可实现用一路控制信号控制另一路或几路信号的功能,完成启动、停止、联动等控制,主要控制对象是接触器;接触器的触头比较大,承载能力强,通过它来实现弱电到强电的控制,控制对象是用电器。热过载继电器就是用在过载上,过载了,就会让相应的触点断开线路.厂家和规格我就不谈了,那些都很详细,我是用的西门子的,就算断路器都分很多种:3WL,3VL1600A,3RV:100A,3VU:电机52A,线路63A,3VT:630A,3WT:3200A以上都是最大电流,你要根据你的实际情况来.其他接触器之类也一样.
低压电器太多了,施耐德,士林,欧姆龙,人民电器,正泰电器,等.

7,常用低压电器的维修方法

一般是断电时用万用表检查线路的通断,如果用电路图,就按图一一检看。首先是闻,对于封闭性好的电器,第一次打开外壳时用鼻子闻一闻壳内气味,有没有燃烧过的味道,如果有则说明这个电器有元件在工作时处于高温状态,可能已经损坏。然后是看,查看内部电阻电容电感等元件是否变色变形,尤其是电阻元件容易出现变色现象。大概看一遍仍未发现异常时就要按图一一核查了。在检修时发现有元件损坏严重时,一般这种情况是由于瞬时过压或过负荷造成的,不要将损坏的元件更换后就马上通电,还要检查周边的元件可能同时被破坏了。高级设备或精密器件在维修时一定要做好步骤记录,在拆卸时把每个元件的位置都记清楚,甚至每个安装螺钉都有记,拆下后按先后顺序摆放,不然在组装时会出问题的。总之,维修工作就是经验的积累,先从小的电器开始,做好记录,一步步增加经验。
可以看看:家电维修网。
断路器,交流接触器,热过载继电器,熔断器 断路器概念 断路器是控制电流通断的设备,主要用于对线路及设备的保护,当电路中出现过载、短路、欠压等故障时,能迅速切断电源,保护线路、负载及相关设备的安全。 2 断路器类型 断路器按结构型式,可分为塑壳式和框架式两大类。作为进线开关,一般选择框架式断路器,框架断路器具有模块化结构、智能化过电流保护功能、选择性保护精度高、供电可靠性强,零飞弧距离等特点,同时带有开放式通讯接口,可进行遥测、遥控,能够满足控制中心和自动化系统的要求。但是框架式断路器有体积大、价格高、接触防护较差等弱点,所以作为进线断路器,它并不是最佳选择。塑壳式断路器有体积小,安装紧凑、外形美观、价格低、接触防护好等特点,以往它没有成为进线开关的首选,主要受到其容量小,短路分断能力低,选择性和短时耐受能力差这几方面因素的限制,但是随着技术的发展和新产品的推出,这些问题已经获得了不同程度的改进。断路器根据保护类型有a类和b类之分:a类为非选择型,b类为选择型。所谓选择型是指断路器具有过载长延时、短路短延时和短路瞬时的三段保护特性。仅有过载长延时、短路瞬时的二段保护,它们是属于非选择型的a类断路器。选择性保护,如图1所示。当f点短路时,只有靠近f点的qf2断路器动作,而上方位的qf1断路器不动作,这就是选择性保护(由于qf1不动作,就使未发生故障的qf3、qf4支路保持供电)。如果qf2和qf1都是a类断路器,则f点发生短路,短路电流值达一定值时,qf1、qf2同时动作,qf1断路器回路及其下的支路全部停电,就不是选择性保护了。能够实现选择性保护的原因是,qf1为b类断路器,它具有短路短延时性能,当f点短路时,短路电流流过qf2支路,也流过qf1回路,qf2的瞬时动作脱扣器动作(通常它的全分断时间不大于0.02s),因qf1的短延时,qf1在0.02s内不会动作(它的短延时≥0.1s或0.2、0.3、0.4s)。在qf2动作切断故障线路时,整个系统就恢复了正常。可见,如果要达到选择性保护的要求,上一级的断路器应选用具有三段保护的b型断路器。 3 断路器参数设定 断路器一般具有两个反映断路器短路分断能力的参数:额定极限短路分断能力icu与额定运行短路分断能力ics。额定极限短路分断能力(icu)是指在一定的试验参数(电压、短路电流、功率因数) 条件下,经一定的试验程序,能够接通、分断的短路电流,经此通断后,不再继续承载其额定电流的分断能力。其试验程序为o—t—co。具体方法是:把线路的电流调整到预期的短路电流值(例如380v,50ka),而试验按钮未合,被试断路器处于合闸位置,按下试验按钮,断路器通过50ka短路电流,断路器立即开断(o),断路器应完好,且能再合闸。经间歇时间t后,此时线路仍处于热备状态,断路器再进行一次接通(c)和紧接着的开断(o),(接通试验是考核断路器在峰值电流下的电动和热稳定性)。此程序即为co。断路器能完全分断,则其极限短路分断能力合格(试检后要验证脱扣特性和工频耐压)。断路器的额定运行短路分断能力(ics)是指在一定的试验参数(电压、短路电流和功率因数)条件下,经一定的试验程序,能够接通、分断的短路电流,经此通断后,还要继续承载其额定电流的分断能力,其试验程序为o—t—co—t—co。它比icu的试验程序多了一次co,经过试验,断路器能完全分断、熄灭电弧,就认定它的额定运行短路分断能力合格(o—open表示分断操作;c-close表示闭合操作,co—表示闭合操作后紧接着分断操作;t—表示两个相继操作之间的时间间隔,一般不小于3分钟)。额定运行短路分断能力ics的试验条件极为苛刻(一次分断、二次通断),由于试后它还要继续承载额定电流(其次数为寿命数的5%),因此它不单要验证脱扣特性、工频耐压,还要验证温升。我国国家标准gb14048.2规定,ics可以是极限短路分断能力icu数值的25%、50%、75%和100%。因此可以看出,额定运行短路分断能力是一种比额定极限短路分断电流小的分断电流值,ics是icu的一个百分数。一般来说,具有过载长延时、短路短延时和短路瞬动三段保护功能的断路器,能实现选择性保护,大多数主干线(包括变压器的出线端)都采用它作主保护开关。不具备短路短延时功能的断路器(仅有过载长延时和短路瞬动二段保护),不能作选择性保护,它们只能使用于支路。(b类断路器为50%、75%和100%,b类无25%是鉴于它多数是用于主干线保护之故)。具有三段保护的断路器,偏重于它的运行短路分断能力值,而使用于分支线路的断路器,应确保它有足够的极限短路分断能力值。无论是哪种断路器,虽然都具备icu和ics这两个重要的技术指标。但是,作为支线上使用的断路器,可以仅满足额定极限短路分断能力即可。现在出现的较普遍的偏颇是宁取大,不取正合适,认为取大保险。但取得过大,会造成不必要的浪费(同类型断路器,其高分断型,比普通型的价格要贵出许多)。因此支线上的断路器没有必要一味追求它的运行短路分断能力指标。而对于干线上使用的断路器,不仅要满足额定极限短路分断能力icu的要求,同时也应该满足额定运行短路分断能力ics的要求,如果仅以额定极限短路分断能力icu来衡量其分断能力合格与否,将会给用户带来不安全的隐患。对于选择性b类断路器,还具有的一个特性参数是短时耐受电流(icw),是指在一定的电压、短路电流、功率因数下,保持0.05秒、0.1秒、0.25秒、0.5秒或1秒而断路器不允许脱扣的能力,icw是在短延时脱扣时,对断路器的电动稳定性和热稳定性的考核指标,通常icw的最小值是:当in≤2500a时,它为12in或5ka,而in>2500a时,它为30ka。断路器的额定电流使用两个概念:断路器的额定电流in和断路器壳架等级额定电流inm。当我们通常所说的“断路器额定电流”,是指“断路器壳架等级额定电流”而不是“脱扣器额定电流”。多数低压断路器供应商所提供的产品资料中,也一般不提“断路器壳架等级额定电流”这一复杂的说法,而只给出“断路器额定电流”这一参数,其实就是“断路器额定电流”作为“断路器壳架等级额定电流”的一种简称。“断路器壳架等级额定电流”是标明断路器的框架通流能力的参数,主要由主触头的通流能力决定,它也决定了所能安装的脱扣器的最大额定电流值。断路器的脱扣器型式有过电流脱扣器、欠电压脱扣器、分励脱扣器等。过电流脱扣器还可分为过载脱扣器和短路(电磁)脱扣器,并有长延时、短延时、瞬时之分。过电流脱扣器最为常用。标明过电流脱扣器的电流有以下几个参数:①脱扣器额定电流in,指脱扣器能长期通过的最大电流。②长延时过载脱扣器动作电流整定值ir,固定式脱扣器其ir=in,可调式脱扣器其ir为脱扣器额定电流1n的倍数,如ir=0.4~1×1n。③短延时电磁脱扣器动作电流整定值im,为过载脱扣器动作电流整定值ir的倍数,倍数固定或可调,如im=2~10×ir。对不可调式可在其中选择一适当的整定值。④瞬时电磁脱扣器动作电流额定值im′,为脱扣器额定电流in的倍数,倍数固定或可调,如im′=1.5~11×in。对不可调式可在其中选择一适当的整定值。 4 断路器的选用 断路器的选择,首先根据具体使用条件选择类别,再按电路的额定电流及对保护的要求来确定具体参数。例如当额定电流在630a以下,短路电流不太大,首选塑壳式断路器。额定电流比较大,可以选用框架式断路器(acb),当然也可以用那些性能好的塑壳式断路器代替。对短路电流特别大的支路要注意断路器的限流能力能否满足要求。有漏电保护要求时,断路器须有此功能。选择断路器的一个重要原则是断路器的短路分断能力≥线路的预期短路电流,这个断路器的短路分断能力通常是指它的极限短路分断能力。无论a类或b类断路器,它们的额定运行短路分断能力ics绝大多数是小于它的额定极限短路分断能力icu的。即脱扣器能长期通过的电流,也就是脱扣器额定电流。但是,按线路预期短路电流的计算来选择断路器的分断能力,精确的线路预期短路电流的计算是一项相当耗时耗力的工作。因此有一些误差不很大而可以被接受的简捷计算方法,比如对于10/0.4kv电压等级的变压器,可以考虑高压侧的短路容量为无穷大(10kv侧的短路容量一般为200~400mva甚至更大,因此按无穷大来考虑,其误差不足10%)。或变压器的阻抗电压uk表示变压器副边短接(路),当副边达到其额定电流时,原边电压为其额定电压的百分值。因此当原边电压为额定电压时,副边电流就是它的预期短路电流。这些计算均是变压器出线端短路时的电流值,这是最严重的短路事故。如果短路点离变压器有一定的距离,则需考虑线路阻抗,因此短路电流将减小。用户在设计时,应计算安装处(线路)的额定电流和该处可能出现的最大短路电流。并按以下原则选择断路器:断路器的额定电流in≥线路的额定电流il断路器的额定短路分断能力≥线路的预期短路电流,因此,在选择断路器上,不必把余量放得过大,以免造成浪费。绝大部分框架式断路器,都具有过载长延时、短路短延时和短路瞬动的三段保护功能,能实现选择性保护,因此大多数主干线(包括变压器的出线端)都采用它作主保护开关,而塑壳式断路器一般不具备短路短延时功能(仅有过载长延时和短路瞬动二段保护),不能作选择性保护,它们只能使用于支路。由于使用(适用)的情况不同,具有三段保护的万能式(b类框架式)断路器,偏重于它的运行短路分断能力值,而大量使用于分支线塑壳断路器确保它有足够的极限短路能力值。这里的含义是:主干线切除故障电流后更换断路器要仔细,主干线停电将会影响相对多的用户,所以发生短路故障时要求两个co(先闭合再断开操作),而且要求继续承载一段时间的额定电流,而在支路,经过极限短路电流的分断和再次的合、分后,已完成其任务,它不再承载额定电流,可以更换新的(停电的影响较小)。对于低压进线断路器设计选型中应采用哪一个参数,没有明确的规定,各种手册也没有明确的说法。大多数手册指出:断路器的额定短路通断能力等于或大于线路中可能出现的最大短路电流,一般按有效值计算。具体是极限分断能力还是运行分断能力没有说明,但是从下面两方面考虑,宜选用额定运行短路分断能力ics:①从可靠性方面考虑。采用运行分断能力选择断路器,在断路器开短路电流后,还可以保证断路器承受它的额定电流,减少断路器出故障的可能性,从而可以提高断路器运行的可靠性。②从可行性方面考虑。对于新型断路器,运行分断能力一般都较大,都能满足短路电流的要求。 交流接触器广泛用作电力的开断和控制电路。 交流接触器利用主接点来开闭电路,用辅助接点来执行控制指令。 主接点一般只有常开接点,而辅助接点常有两对具有常开和常闭功能的接点,小型的接触器也经常作为中间继电器配合主电路使用。 从而起到远程控制或弱电控制强电的功能. 交流接触器的接点,由银钨合金制成,具有良好的导电性和耐高温烧蚀性。 交流接触器又分永磁式交流接触器和电磁式交流接触器. 中间继电器就是个继电器,不要因为有“中间”俩字而感到奇怪,它的原理和交流接触器一样,都是由固定铁芯、动铁芯、弹簧、动触点、静触点、线圈、接线端子和外壳组成。线圈通电,动铁芯在电磁力作用下动作吸合,带动动触点动作,使常闭触点分开,常开触点闭合;线圈断电,动铁芯在弹簧的作用下带动动触点复位。 用定时器对继电器的线圈进行控制,就是时间继电器。 常见的中间继电器也有主触头和辅助触头,主触头一般有四组,辅助触头有两组。与接触器相比,它的主触头较小,承载能力低,主要用于传递控制信号。 一般的电路常分成主电路和控制电路两部分,继电器主要用于控制电路,接触器主要用于主电路;通过继电器可实现用一路控制信号控制另一路或几路信号的功能,完成启动、停止、联动等控制,主要控制对象是接触器;接触器的触头比较大,承载能力强,通过它来实现弱电到强电的控制,控制对象是用电器。 热过载继电器就是用在过载上,过载了,就会让相应的触点断开线路.
1. 直观检查法 : 用眼看、手摸、耳听、鼻闻等手段检查和判断故障部位。此法特别适合发烫、焦味、臭氧味、异常声等明显故障。比如:电视机开机后,有“噼啪”响声,闻到浓厚的臭氧味,可判断行输出变压器或高压帽打火。  2. 电压测量法 : 用万用表检查供电电压和各有关元件的电压,特别是关键点电压。此法是检修家用电器最基本、最常用的一种检查方法电路。  3.电流测量法: 用万用表适当的电流档,测量总电流和晶体管、零部件的工作电流,以迅速判断故障部位。比如:电视机常烧直流保险丝。  4. 电阻测量法: 通过测量电阻、电容、电感、线圈、晶体管和集成块的电阻值来判断故障部位。  5. 断路法 : 割断某一电路或焊开某一元件、连接线来压缩故障范围。如某一电器整机电流过大,可逐渐断开可疑部分电路,断开哪一级电流恢复正常,故障就出在哪一级,此法常用来检修电流过大,烧保险丝故障。  6. 敲击法: 用起子柄、木棰轻轻敲击电路板上某一处,观察情况来判定故障部位;此法尤其适合检查虚假焊和接触不良故障。如电视图像伴音时有时无,用手轻轻敲击电视外壳,故障明显,打开电视后盖,拉出电路板,用起子柄轻轻敲击可疑元件,敲到某一部位故障明显,故障就在这一部位。  7.代换法 : 用一个好元部件,代换认为有故障的元部件。此法简单易行,往往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8. 信号注入法: 是用信号发生器的信号注入到有故障的电路里,寻找故障部位。此法一般检修较为复杂故障时采用。  9. 干扰法 : 手拿起子和镊子的金属部分碰触有关检测点,看屏幕上的杂波反应,听喇叭的“喀喀”声,来判断故障部位。此法常用于检查公共通道、图像通道和伴音通道。如检测无图像、无伴音故障时,拿起子碰一中放基极,若屏幕有杂波反应,喇叭有“喀喀”声,说明中放以后电路正常。  10. 比较法 : 通过相同型号正常机器的电压、波形等参数与故障机器比较,找出故障部位。  11. 加热法: 对可疑元件进行升温,从而加速该元件的“死亡”,以迅速判断出故障部位。如某电视机刚开机时行幅正常,几分钟后行幅回缩,查行输出管外壳变黄,手摸行管有烫热,此时可拿烙铁靠近行管对其升温,若行幅继续回缩,即可判定行管有问题。  11. 冷却法: 对可疑元件进行降温,以迅速判断出故障部位。此法对出现规律性的故障,如开机正常,使用一会儿就不正常。同加热法相比,具有快速、方便、准确、安全等优点。如电视机开机场幅正常,数分钟后场幅压缩,半小时后形成一条水平宽带。手摸场输出管有烫感,此时将酒精球放到场输出管上,场幅开始回升,不久故障消失,即可判定由场输出管热稳定性差所致。  12. 综合法: 综合运用多种方法来检查一些较为复杂的故障。
文章TAG:弱电co是什么意思弱电是什么什么

最近更新

数码经验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