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管理 > 问答 > 管理知识 > 季度所得税怎么交,季度所得税怎么计算

季度所得税怎么交,季度所得税怎么计算

来源:整理 时间:2025-01-10 20:51:33 编辑:税务知识 手机版

1,季度所得税怎么计算

每个季度的所得税计算公式为:季度预缴企业所得税税额=月(季)应纳税所得额×适用税率或者季度预缴企业所得税税额=上一年度应纳税所得额×1/12(或1/4)×适用税率。

季度所得税怎么计算

2,季度预缴所得税怎么交

1、所得税是按没有结转所得税费用时的本年利润计算的,而不是结转后的金额计算。所以,如果你一季度的利润总额是100万,就按100万计算,而不是75万。2、预交所得税是25万。如果企业有困难,可以征得税务同意,延后交纳。但企业自己不能主观少交。

季度预缴所得税怎么交

3,请问第四季度所得税如何缴纳

在第四季度缴纳所得税的时候,应税利润是按报表上利润总额扣除以前三个季度的利润总额计算的,即为本季度利润总额,本季度应预缴的所得税应按本季度的实际利润额计算。在本期金额一列,填写本季度数额,在累计金额一列,本年度累计数通常是自动生成的,利润总额及实际利润额都是全年的数据,系统会自动进行计算的。当以前季度利润累计是亏损时,本季度应计算缴纳的所得税为本年度累计金额的应补(退)所得税额的数额。希望能帮助你。

请问第四季度所得税如何缴纳

4,季度所得税缴纳

累积金额X税率在下一年的4月30日前汇算清缴
一、按累计数计算。第四季度缴纳所得税=5000*25%=1250元; 二、所得税的征收方式有两种:查账征收、核定征收;所得税是实行按月或季度预交,年终汇算清缴的管理办法。 1、查账征收计算公式:本月(季度)应纳企业所得税=本年累计利润*25%-本年度以前月(季度)已纳所得税 。 2、核定征收计算公式:本月(季度)应纳企业所得税=本月(季度)销售收入*应税所得率*25%
  税务部门的回答完全正确。   1、2010年一季度的赢利,可以弥补上年亏损。但跨年弥补,所弥补的应是“税务亏损”,即经年度汇算调整后确认的可结转以后年度弥补的亏损额。   2、因此,只要已完成了上年的企业所得税汇算清缴申报,确认是亏损后,本年一季度可先弥补上年度亏损,按余额计征企业所得税。
累计利润总额*税率

5,怎么预缴季度所得税

可以这么理解。 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企业所得税月(季)度预缴纳税申报表(a类)》填报说明,第8行“弥补以前年度亏损”:填报按照税收规定可在企业所得税前弥补的以前年度尚未弥补的亏损额。 也就是说,在申报第一、第二和第三季度企业所得税时,可先弥补以前年度亏损。
我来回答:企业所得税按年计征,一般是分月或者分季预交,年终汇算清缴,多退少补。根据你所言,企业在每个季度末,可以按照利润总额,预交所得税,交税的时候:借:应交税费-应交所得税 贷:银行存款举个例子:企业到年末利润总额为120万,假定利润总额等于应纳税所得额,全年汇算清缴时:120*25%=30万借:所得税费用 30 贷:应交税费-应交企业所得税30借:本年利润 30 贷:所得税费用 30假定第一至三季度已经预交15万企业所地税,那么在来年的1月15日前,在缴纳15万元即可:借:应交税费-应交企业所得税 15 贷:银行存款 15但愿我的回答能对你有些帮助,那笔者就会感到非常欣慰了。特此回答!

6,季度所得税如何提

我来补充一些,首先计算出年初至本季度末的会计利润,按相应的所得税率计算出年初至本季度末累计应交所得税额,所得税申报表下面有一个已预缴所得税和减免所得税额,若有预缴和减免数依次填上就可以了
1、首先需要知道的是你公司企业所得税的征收方式,如果是核定征收,又分为按收入核定还是按费用核定,如果是核定征收,看1-6月收入合计数就是计提依据,将收入数乘以一个核定征收率,这个具体咨询你所属的税务专管员,行业不同,征收率也不同,然后再乘以税率25%,小型微利企业是20%,如果是查账征收的话,先看上年未弥补的亏损是多少,将1-6月利润表里的利润先用来补亏损,如果仍有余额按余额计提,税率同上,如果弥补亏损后没有余额,就不用交所得税了,也就不存在计提的问题了2、无论何种征收方式,计提分录都是一样的 借:所得税 贷:应交税费——企业所得税
首先计算出年初至本季度末的会计利润(不需进行纳税调整),按相应的所得税率计算出年初至本季度末累计应交所得税额,减去年初至上季度末累计已经交纳的所得税额,即为本季度应申报交纳的所得税额
季度所得税报表填季度最后一个月损益表的数字,也就是累计数.依次填入收入成本调整项,计算出应交所得税,最下面有一个已预交所得税,填列以前季度缴纳和预交数,最后算出当季应交所得税.
按当季利润计算所得税,不用作纳税调整,年度终了,再进行汇算清缴.目前可以用北京通审所得税软件,直接录入季度收入和成本费用及所适用的税率等即可得出应纳税额(或亏损额),不过,地区不同,性质不同,在执行过程中也会有所不同. 也可以根据上年应交企业所得税总额的四分之一预提 计算出年初至本季度末的会计利润(不需进行纳税调整),按相应的所得税率计算出年初至本季度末累计应交所得税额,减去年初至上季度末累计已经交纳的所得税额,即为本季度应申报交纳的所得税额 季度所得税报表填季度最后一个月损益表的数字,也就是累计数依次填入收入成本调整项,计算出应交所得税,最下面有一个已预交所得税,填列以前季度缴纳和预交数,最后算出当季应交所得税
一般情况下,按当季利润计算所得税,不用作纳税调整,年度终了,再进行汇算清缴.目前可以用北京通审所得税软件,直接录入季度收入和成本费用及所适用的税率等即可得出应纳税额(或亏损额),不过,地区不同,性质不同,在执行过程中也会有所不同.

7,怎么申报季度所得税

你好!合理避税可搜“捷税宝”——税务筹划专家!免费筹划,政府支持包落地!(一)先登录到国税网,以东莞国税局为例,http://portal.gd-n-tax.gov.cn/html/gddg/index.htm(二)点击网上办税,如下图红色方框(三)输入本企业的纳税编号及密码,验证码(四)点击网上拓展(五)进入网上拓展界面,点击我要申报,下载ADOBE READER XI 10.0软件(六)下载完成后,安装(七)申报成功后,再点击我要申报,在界面的左方中间位置,找到企业所得税月(季)度申报,点击我要申报,下载所得税的PDF文档,打开(八)在本文档中,只需要按利润表中的数据填列,以2013年第一季度为例,以3月份的利润表(见下图)为准,如图:在营业收入内填入本年累计销售额,而营业成本,按照会计准则规定,只填报“主营业务成本”即可,不需要填报“营业税金及附加”、“期间费用”及其他业务成本,实际利润额按利润表中本年累计营业利润填写,利润总额则按利润报表中利润总额的本年累计数直接填写,在企业所得税申报表中,灰色显示的地方是不用填写任何数据的。(九)如果填报的是第二第三第四季度的企业所得税,则需要以6月份,9月份,12月份的利润表为基础,减去上一季度的本年累计营业收入,本年累计营业成本,本年累计利润总额后的数据直接填写。合理避税可搜“捷税宝”——税务筹划专家!免费筹划,政府支持包落地!
报表是自动生成的,自己只要确保填写的营业收入无误,就可以看到应交所得税的多少。你的算法是手工用于小规模核定征收的企业计提:借:所得税费 *** 贷:应交税费--应交企业所得税 ***缴纳:借:应交税费--应缴企业所得税 *** 贷:银行存款 ***
按累计是否有利润计算。体项目填报说明1、第2行“营业收入”:填报按照企业会计制度、企业会计准则等国家会计规定核算的营业收入。2、第3行“营业成本”:填报按照企业会计制度、企业会计准则等国家会计规定核算的营业成本。3、第4行“利润总额”:填报按照企业会计制度、企业会计准则等国家会计规定核算的利润总额。4、第5行“特定业务计算的应纳税所得额”:填报按照税收规定的特定业务计算的应纳税所得额。从事房地产开发业务的纳税人,本期取得销售未完工开发产品收入按照税收规定的预计计税毛利率计算的预计毛利额填入此行。5、第6行“不征税收入”:填报计入利润总额但属于税收规定不征税的财政拨款、依法收取并纳入财政管理的行政事业性收费以及政府性基金和国务院规定的其他不征税收入。6、第7行“免税收入”:填报计入利润总额但属于税收规定免税的收入或收益。7、第8行“弥补以前年度亏损”:填报按照税收规定可在企业所得税前弥补的以前年度尚未弥补的亏损额。8、第9行“实际利润额”:根据相关行次计算填报。第9行=第4行+第5行-第6行-第7行-第8行。9、第10行“税率(25%)”:填报企业所得税法规定的25%税率。10、第11行“应纳所得税额”:根据相关行次计算填报。第11行=第9行×第10行,且第11行≥0。当汇总纳税纳税人总机构和分支机构适用不同税率时,第11行≠第9行×第10行。11、第12行“减免所得税额”:填报按照税收规定当期实际享受的减免所得税额。第12行≤第11行。12、第13行“实际已预缴所得税额”:填报累计已预缴的企业所得税额,“本期金额”列不填。13、第14行“特定业务预缴(征)所得税额”:填报按照税收规定的特定业务已预缴(征)的所得税额,建筑企业总机构直接管理的项目部,按规定向项目所在地主管税务机关预缴的企业所得税填入此行。14、第15行“应补(退)所得税额”:根据相关行次计算填报。第15行=11行-12行-13行-14行,且第15行≤0时,填0,“本期金额”列不填。15、第16行“以前年度多缴在本期抵缴所得税额”:填报以前年度多缴的企业所得税税款尚未办理退税,并在本纳税年度抵缴的所得税额。16、第17行“本期实际应补(退)所得税额”:根据相关行次计算填报。第17行=15行-16行,且第17行≤0时,填0,“本期金额”列不填。17、第19行“上一纳税年度应纳税所得额”:填报上一纳税年度申报的应纳税所得额。“本期金额”列不填。18、第20行“本月(季)应纳税所得额”:根据相关行次计算填报。按月度预缴纳税人:第20行=第19行×1/12按季度预缴纳税人:第20行=第19行×1/419、第21行“税率(25%)”:填报企业所得税法规定的25%税率。20、第22行“本月(季)应纳所得税额”:根据相关行次计算填报。第22行=第20行×第21行。21、第24行“本月(季)确定预缴所得税额”:填报税务机关认定的应纳税所得额计算出的本月(季)度应缴纳所得税额。22、第26行“总机构应分摊所得税额”:汇总纳税纳税人总机构,以本表(第1行至第24行)本月(季)度预缴所得税额为基数,按总机构应分摊的预缴比例计算出的本期预缴所得税额填报,并按预缴方式不同分别计算:(1)“按实际利润额预缴”的汇总纳税纳税人总机构:第15行×总机构应分摊预缴比例(2)“按照上一纳税年度应纳税所得额的平均额预缴”的汇总纳税纳税人总机构:第22行×总机构应分摊预缴比例(3)“按照税务机关确定的其他方法预缴”的汇总纳税纳税人总机构:第24行×总机构应分摊预缴比例第26行计算公式中的“总机构应分摊预缴比例”:跨地区经营的汇总纳税纳税人,总机构应分摊的预缴比例填报25%;省内经营的汇总纳税纳税人,总机构应分摊的预缴比例按各省规定执行填报。23、第27行“财政集中分配所得税额”:汇总纳税纳税人的总机构,以本表(第1行至第24行)本月(季)度预缴所得税额为基数,按财政集中分配的预缴比例计算出的本期预缴所得税额填报,并按预缴方式不同分别计算:(1)“按实际利润额预缴”的汇总纳税纳税人总机构:第15行×财政集中分配预缴比例(2)“按照上一纳税年度应纳税所得额的平均额预缴”的汇总纳税纳税人总机构:第22行×财政集中分配预缴比例(3)“按照税务机关确定的其他方法预缴”的汇总纳税纳税人总机构:第24行×财政集中分配预缴比例跨地区经营的汇总纳税纳税人,中央财政集中分配的预缴比例填报25%;省内经营的汇总纳税纳税人,财政集中分配的预缴比例按各省规定执行填报。24、第28行“分支机构应分摊所得税额”:汇总纳税纳税人总机构,以本表(第1行至第24行)本月(季)度预缴所得税额为基数,按分支机构应分摊的预缴比例计算出的本期预缴所得税额填报,并按不同预缴方式分别计算:(1)“按实际利润额预缴”的汇总纳税纳税人总机构:第15行×分支机构应分摊预缴比例(2) “按照上一纳税年度应纳税所得额平均额预缴”的汇总纳税纳税人总机构:第22行×分支机构应分摊预缴比例(3)“按照税务机关确定的其他方法预缴”的汇总纳税纳税人总机构:第24行×分支机构应分摊预缴比例第28行计算公式中“分支机构应分摊预缴比例”:跨地区经营的汇总纳税纳税人,分支机构应分摊的预缴比例填报50%;省内经营的汇总纳税纳税人,分支机构应分摊的预缴比例按各省规定执行填报。分支机构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企业所得税汇总纳税分支机构所得税分配表》中的“分支机构分摊所得税额”填写本行。25、第29行“总机构独立生产经营部门应分摊所得税额”:填报汇总纳税纳税人总机构设立的具有独立生产经营职能、按规定视同分支机构的部门所应分摊的本期预缴所得税额。26、第30行“总机构已撤销分支机构应分摊所得税额”:填报汇总纳税纳税人撤销的分支机构,当年剩余期限内应分摊的、由总机构预缴的所得税额。27、第31行“分配比例”:填报汇总纳税纳税人分支机构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企业所得税汇总纳税分支机构所得税分配表》中确定的分配比例。28、第32行“分配所得税额”:填报汇总纳税纳税人分支机构按分配比例计算应预缴的所得税额。第32行=第28行×第31行。
文章TAG:季度所得税怎么交季度所得税怎么

最近更新

相关文章